刘书阁 > 蔡逸轩文集 > 情归天涯

情归天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蔡逸轩文集最新章节!

    一

    那年,我从c城到f城上学,在c城的码头上乘轮船。这是一班从c城到南京的客轮。我买了张五等客票就上了轮船。

    五等客票的乘客,都是坐在底舱的大排椅上,各种做生意的、跑窜窜的人塞满了全舱,人声鼎浮,嘲杂声就不用说了。我在那里闷得慌,就离开坐位出舱,来到轮船的后甲板上透气。

    这是春节过后不久,虽然春寒还有些料峭,但这一天却是阳光明媚,有些暖和。那时,我还年青,刚二十出头,生性有些腼腆,且清高得很,不易和人打交道。这后甲板上清静正适合我的口味。

    我用眼睛扫射了一下周围,看到一个女孩倚着船舷背对着我,两只手在时停时动着,我不知她在干什么,就静静的走过去,隔一段距离观看。哦,原来她在画速写。

    我曾经学过几天画画,对画画比较敏感。从少年时代起,我就跟着我哥,看我哥画画。我对画画没天赋,只是帮我哥洗画笔、裁纸、整理画具、裱糊作品等,有时也跟着去画写生。可能是日久见多了,自己也能胡弄几笔,但都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此时看到这女孩画速写,我的好奇心就来了,特别是在这孤独的旅途中,遇见此景,心里就是痒痒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命运的有意作弄。

    于是,我就走了过去,也没和这女孩打招呼,一伸手就抓过她的速写本,嘴里嘟噜着:“让我看看你的画画。”我没看这女孩子一眼,只是翻动着她的画册。我一下子怔在那里。我认识一批我哥的画友,从功夫上讲,这女孩的笔法在他们之上。

    “我画得怎样?”女孩问我。

    我转过头来,这才看清这个女孩的模样,只是年代久了,我回忆不起她的具体样子,模糊中只记得她有一双澄明清澈的大眼睛,很漂亮的眼睛。她个头不高,只我肩头这般高,说话的声音柔和且亮。

    听见她问话,我立即答道:“不错。”说真的,我不敢多说什么,虽然我知道一些绘画技法和艺术观点,但此时我说不出什么,我只是惊讶。

    “你也是学美术的?”她继续问我。

    “难道只有艺术家才能欣赏艺术吗?”我听她这样问,我就反问一句,也算是我对她的提问作一个疑问式回答。

    她没有生气,一脸的灿烂,相比之下,我这张马刀脸真够冷的。我还第一次这样面对面的和一个女孩说话。

    “那到不是,只是凭感觉问问。”

    “我写过诗,学过几天画画,但都不成章法,相比之下,我很差的。”

    “但从你的说话中我感到,你对艺术的感悟还是有的,你说你写过诗,诗也是一门艺术。在这一点上,我们能找到切合点。”

    听她这样说,我的思绪一下子全打开了。我的腼腆、我的害羞、我的害羞后口吃的毛病全不在了。就这样,我们的话题越来越多。从那个时刻起,我们神性的交往就开始了。可能到现在她已忘记了我的存在,但在我的世界里,她还存在着。

    二

    我们在那次旅途中主要谈了几个当时议论得比较多的话题。

    她问:你对人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我答:我觉得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合适的外套,我感觉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局外人,我在之中痛苦着,徘徊着,挣扎着,我总想从中寻找到一条出路。是的,我寂寞,我孤独,但我又不能沉沦,我总想从这寂寞中找到出路,在不断的创造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想,我们是在寂寞中寻找着的人。

    她说: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这一点。从你的回答中我觉得你是想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这很累的,希望你能经受住人生的各种挑战。我还想问你,你对宗教有什么看法?

    回答这个问题是很费劲的,二十多年前,中国的精神领域还受着文革期间政治后遗症的影响,对宗教问题还是很忌讳的。但是,我没有回避她的提问。我说:

    宗教是关于信仰的知识,是关于我们常人在具体的生活中怎么做的知识。它不是人的行为规范,它只是启迪人的人性,劝导人们从善的知识。世界上不管是那一门宗教,其共同点都是要人们从善积德。当然,邪教是不能称着宗教的。从某个意义上讲,宗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我不敢相信,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其精神世界能在哪一点上凝聚起来。正如我们这一代人,经历文革洗劫之后,正处在信仰危机之中。我对我到底信仰什么,也不得了了。所以,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无比空洞的精神世界。

    好在,我们虽然没有哪门子宗教可信,我至少有点知识渴求的欲望。我想,我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寄托。

    她继续问到:宗教是关于信仰的学问,那么对哲学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我说:二者很难区别开来,因为二者都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学问。虽然有些人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我觉得那样定义太大。我明白,人类的知识是一张网,每一门具体的知识都是这张网上的结。意思就是说,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要把各门具体的知识有机的连接起来才能完成。所以,就应该有一门知识来完成这项使命。就像爱因斯坦一样,穷其毕生要建立一个物理学中的统一场论,其结果什么都没建成。在一个领域里建立一个统一的东西就这么难,何况整个世界。那是痴人说梦话。所以,给哲学下这样大的定义,是不是太有点难为了。哲学根本完不成这样的使命。

    我以为,哲学只是一门启迪智慧、开拓理性的学问,是关于人的学问。说简单一点,哲学就是告诉人要怎样认识、对待自己的具体生活,上升一点,就是我们怎样去对待世界。哲学实用一点,就是给我们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笑了笑说:你脑袋里装的东西真不少。我很高兴认识你,虽然你的观点有些我不赞同,但是,你的很多东西震动了我。我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人,但与你谈话后,我至少感觉到我们的精神没有垮。我们对逝去的那个时代有一些抱怨,对未来也产生了迷惘。但是,你给我的精神是实在的,就是人性的光辉照亮了我曾暗淡的内心。

    三

    我们谈了很多问题,比如艺术的、科学的、政治的、人的等等,我也记不得了。只是觉得,我两人谈得很融洽,不別扭,好像就是一个人在内心独白。也不知说了多久,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彼此之间根本不知道对方。当然,是指现实中我们两人是个什么品牌的东西。在神性的世界中,我们是很熟的了。

    离f城已经不远,我该下船了,但她不知道。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是后来在信中她提起过,她以为我是到南京读书,正好可以和她走完旅程,没想到我在中途就下船走了。

    这时才问她:“你去哪里?”

    “我在苏州上学,学油画专业。”

    “说了半天,你是专业美工,我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哈哈。”我有些自嘲的大笑起来。

    她莫名的看着我,我也不作解答,继续问到:“你叫什么名字,能留个通讯地址吗?”

    “可以!”她很爽快的回答我。

    于是,我从军用挎包中掏出本子递给她,她接过本子翻到空白处,写下了她的名字和地址。

    “赵尔俊,好有力的名字。”

    “不好吗?”

    “好!”“给你的地址留给我吧。”

    嘿嘿,为难了我不是,怎么写呀?想了一下,我就把我在c城的朋友的家庭地址写给了她。

    “嘿,你这人也真是,怎么不写名字呢?”

    我接过本子一看,也大笑起来。其实是我心里发虚,忘了落名。于是,我就写上我的名字,嘴里说到:“别笑我哟。”因为我的名字像个女孩的名字。

    她接过本子看了一下,合上本子问我:“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我是学工科的,就是在这大江大河上修电站。”我指着江面给她说。

    她有些诧异了,满脸的不解。于是,我告诉她因政治原因,我家在文革期间很落魄,对政治没兴趣,对学文科没精神,所以就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专心学习理工科。心想,学了一技之长,以保自己今生平安。

    听我这么说,她的眼中流露出迷惑:“这和你的说话很矛盾的。我不是说学理科有什么不好,我只是感觉到你在放弃什么。我不希望你是那样的。我们有相同的经历。”

    “你很敏感,的确,我在放弃。对于一种事业,我还没想很多,对文学我只是一种爱好,但不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知道。我说的放弃,是你在放弃你的精神。”

    我无言以对。是的,在那个时代,精神上的迷惘是一代人的通病,我们面临的就是信仰的危机。我们在精神世界中打碎了自己的偶像,就像亚瑟一锤砸碎上帝一样。由于我们年青,由于我们的幼稚,我们的灵魂被愚弄,一旦我们清醒过来,才知这世界是如此迷惘。但是,我能怎么样?

    “你容我想想。这个问题,我以后再回答你,好吗?”

    “只要不轻言放弃,回不回答都不重要。”她平静的说。

    其实,在我们相处的几个小时里,她说话的神情一直都很平静,她是一个思索者,不像一个搞绘画艺术的人。此时,我不能不在心里说,感谢你了,我会努力的。

    她见我陷入沉思,就用别的话题和我说:“我是满族人,家在成都。”

    “我没有种族歧视,也不觉得爱新觉罗有什么不好,大家都是人,没什么区别,只是符号不同而已。”我平静的说,没有告诉她我是那里人。对于我,她只知我的精神状态,以及我的姓名,其它有关我的信息,我没告诉她,她也没问,我只简单的说了我父亲在文革中挨批的事。

    船到f城了,我急急的给她说,我要下船了,以后我们在信上联系。她很惊讶,我没看她。我知道,她失望,心里有些难受。我怕看,我得快些走开。

    我没让她送我下船,因为人多,拥挤,不想让她为我受累。我随着下船的人流来到岸上,回头看去,她还在后甲板上,用她的红纱巾向我挥舞着,我也拿起军用挎包摇了几圈就在人群中消失了。

    四

    回到学校,回想起我对尔俊的不诚实,心里很难受,心里总是不安。于是,我决定给尔俊写封信,把我的一切情况都给她说清楚,至于她回不回我的信,我不在乎,只要把我的心思说明了就行。信寄出二十天,我收到了她的回信,说对我的撒谎她能够理解,并希望能和我继续交往,她很珍惜我们的相识,要我把我写的诗寄给她。

    世界就是这样,美好的东西来得就是那么简单,叫你无法相信。我只能说了,理解万岁!

    在第二封信中,我把我写的几首小诗附上寄出。在她的回信中她写到:“你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对此,我到现在还不能理解,诗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吗?或许她在暗指什么?我不知道,到今天也得不到答案。在日后的书信交往中,我们再没提到这个话题。

    她比我大一岁,我们在书信来往中,她称我为华弟,我称她为俊兄。我想,这样称谓大家都随意一些,而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我把我和尔俊的相遇、相识、相知写信告诉了我在家乡的哥,并附上了尔俊给我写的两封信。我哥在回信中写到:

    你从小就虚荣,但我没想到你虚荣到可耻的地步。人生是分等级的,但我们为什么要去附和这些呢?是的,我们生活在小城镇里,地域偏僻,物质文化落后,我们也没能进入知识的象牙塔,但这不是你虚荣的理由,你的存在就是对你最好的说明。还好,你遇到尔俊是你今生的福气,她不计较你的虚荣,更是你的福气了。你要认真的善待别人,更要好好的善待自己,不要再那么市侩俗气。

    看了哥哥的来信,我真是难堪极了。我哥总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人性中的弱点,不留情面。其实,从小长大,在精神的发展中总是我哥搀扶着我走,这就造成我在情感上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性。我听不进任何人说的话,包括现在的我也一样。我自峙自己的智力够用。所以,我对哥的批评能够接受,这心里的感觉,更多的是甜蜜。

    在日后的书信往来中,我们对对方了解更多了。她去哪,有什么新的感受,都要写信告诉我。记得她有一次去海南采风,在信中这样写到:

    我乘一艘海轮到海南去,因为乘客多,没有铺位了,我就租了一套被子在轮船的过道上躺着。已是夜晚,海面上的波涛在夜色里重重的撞击着船身,发出深沉的轰鸣。一会,起风了,狂暴的海风把我的被子掀起,欲抢走我的温暖。我死劲的抓住被子,与海风拼抢着。我没感到害怕,只感到兴奋,一种打拼的兴奋。

    读到这封信,我也好像在海面上与狂风搏斗,驾一条小船,任凭海浪的起伏。在我想象的世界中,几缕金黄色的阳光从乌云的缝隙里射下,海面上的波涛溶金般灿烂壮观。我,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驾着小船,一直行驶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中。

    我真的感谢你,俊兄,在我平凡的日子里,有你的信给我点缀,我寂寞的人生就多了几份色彩,我的灵魂因你而精彩,因你的存在而升华。

    五

    几年过去了,我毕业回到了家乡,我们的书信往来还在继续中。记得有一次我在信中给俊兄说,我从天上飘然来到了成都,在人民南路的路灯下写着思念你的诗句。你不解是怎么一会事,但听说我到了成都,你很兴奋,问我成都好吗?我说好,很美的城市,我喜欢,特别是第一次到杜甫草堂,那种崇敬的心情就不用说了。我给她解释说,从天上飘下,就是乘飞机去的。她说,我还以为你变成仙女了,能腾云驾雾。

    这年,俊兄快毕业了,她要画一幅毕业创作。由于精神状态不好,俊兄来信告诉我说,她不知怎么办。根据她对自己情况的陈述,我给她写了一封回信。

    我是这样写的:我们相识有几年了,我们相聚的时光却只有旅途中那大半天的时间。自那以后,我们没有见过面,更没有看过你的作品,我只能通过你信中说的情形给你谈一下你的绘画创作。

    画和诗不同,画是在一个有限的平面上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空间,诗是利用语言描写事物的迷蒙状态。诗可以描写一个人张大嘴在那里嚎啕大哭,而画不能这样表现,因为这样的画面不美,不能给人以美的启迪。所以,你应该清楚的知道,你在有限的平面上要怎样构图,才能使你的画布具备生命。

    一幅画要具备生命,就必须在画中加入你的灵魂,加入你的情感,那怕是一笔微不足道的色块,也应这样处理。

    创作取材也是很重要的。创作和写生画不一样,写生画是对自然状态的具体描绘,参入自我的成分相对少一些,而创作参入主观成分要多一些。这就给我们一个难题,这题材怎么选?我以为,就创作而言,如以人物事件为主体,你就应该选择人们比较熟悉的题材,人们在欣赏画时,就像在读一个故事,不自觉中就把你的画活动起来了。所以,以历史题材作画,或者以文学名著中的某些精彩片断为题材,你的创作会更精彩一些。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是对具象绘画而言的,对于现代抽象画,则是不适应的。因为抽象绘画的突出点是以绘画者内心世界为主体,是以绘画者本人对客观世界内心感悟后,在其内心产生的心理状态的表现。你不是搞抽象艺术的,就没必要在这上面费力劳神。

    这封信,我洋洋洒洒的写了十多页,我记不起还说了些什么,只记得我的一些观点。信发出一月多,我才收到尔俊的回信。这封信极短,就一句话。

    华弟:

    你好!

    你是我生命中的第二自我。

    你的俊兄

    信是从北京寄出的,信到我手中时,信封还没封口。

    六

    那年,是我最沉痛的一年,也是我生命开始沉沦的一年。我哥就在那年因到长江里去游泳,被江水夺去了生命。我开始了六神无主的生涯,不知做什么好,心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俊兄,她为我难过,同时还责怪我,我为什么在这之前没有告诉她我还有个哥。其实,在我们的书信中,谁也没说自己家里的事。这时我才告诉她,我哥很欣赏她,她写的信,我都给我哥看过,说她是个奇女子。想象中,她一定很难过。

    但是,我至今都还没有明白,自此她再没给我写信,我写了几封信都没有她的回音。所以,我也没再写了。更何况,我的精神整个的垮了,我常在恶梦中惊醒过来,我过于敏感而且有一些脆弱的灵魂渴望爱的抚慰。可是没人来安慰我,只是我苦苦的挣扎。当时,我真怕天黑,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总是感觉有什么要把我彻底摧毁。我和俊兄虽然没有说爱,但我们深深的知道,在我们心上都拥有着对方。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可是,俊兄没有给我写信,就这样,她默默的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没有留下一句话。这到底是为什么?

    也在这年快结束时,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婆。我没说什么,父母因失去长子而痛不欲生,我没有理由再让他们难过。作为平民百姓的父母,只是希望儿女长大成人,嫁聚生子,一生平安就是万福。

    我的情感线在这里中断了。二十年过去了,在我心灵上,我没爱过任何人,这也许对别人不公平,但是,我真的做不到。我毫不隐瞒的说,这二十年来,我活得不象个人,到象一只怪兽。我的生命中失去了两个可以依靠的人,一个去了天国,一个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我一人在世上苦苦挣扎。我真的好累,好想歇息。

    为了和过去告别,我把我写的日记、朋友的书信全都烧了,只留下我哥和俊兄的书信。虽然多年没有读它,我还是保存在那里。

    我原本不是沙漠,我是一片绿洲,我原本可以灿烂的,只是这一觉睡得太长。我会醒来吗?二十年过去了,我的回忆还能给我什么样的启迪?我茫然。天涯茫茫路,情归何处?就情归天涯吧!

    2004-2-29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蔡逸轩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蔡逸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蔡逸轩并收藏蔡逸轩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