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赤脚老农文集 > 对过年的回忆

对过年的回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赤脚老农文集最新章节!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年,听着窗外忽近忽远的鞭炮声,儿时过年的许多情景油然浮现在眼前,仿佛是发生在昨天。

    在过去过一个年,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是一年之中的一件大事“年”过得好不好,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一个家庭所有的一切是不是顺利,因此,家家户户对过年都非常重视,于是,就把过年分解成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即“忙年——过年——拜年”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有一点的含糊。

    一、忙年

    过于忙年,严格的说是从过小年开始。在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清理卫生,晚上家庭里的女主妇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送“灶王爷”即把张贴在厨房里的“灶王爷”画像烧掉,这样做的寓意就是让“灶王爷”升天“灶王爷”为家庭的生计忙活了一年,让他老人家到天上休息几天。

    从小年这一天开始,不论是商店里还是集市上,到处人头攒动,比肩接踵;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人人的脸上都挂着对年的憧憬和向往。过去老百姓的日子清苦,在一年里难得穿上一身新衣服,餐桌很少有荤腥出现,娱乐活动几乎没有,辛辛苦苦了一年,也应该穿一件新衣服,吃一些鱼肉,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乐一乐了。

    对于忙年,在一个家庭里的身份不同,忙年的任务也不同。

    家里的父母忙年,主要是忙着为孩子们准备过年的吃穿。在我的记忆里清楚的记得我娘每天晚上坐在灯下,戴着老花镜为我们几个孩子赶制过年的新衣裳,她老人家怕影响我们睡觉,总是在电灯上罩上一个罩子,将灯光遮住。每当我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总是见到我娘在灯下飞针走线。在早晨醒来的时候,我娘就高兴的从被窝里把我们拉起来,让我们试一试她做的衣服是不是合身,当我娘把我们几个孩子的新衣服都做好以后,才会轻松的舒一口气。

    我爸的任务是为我们孩子们准备过年吃的一切食品。那时候的冬天很冷,在我们还没有起床的时候,爸爸就到集市上去采购,有时一天要去好几趟。白天把东西采购回来,晚上就开始一样一样的制作。我们博山人对吃的东西一般很讲究,口味也很挑剔,为了使亲戚朋友在来串门时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每一样食品都必须精心制作,从小年这一天起,一直到除夕的晚上,我爸爸几乎天天晚上在忙活,每做出一道菜,他都仔细品尝,当他感觉满意的时候,就把它们盛到容器里,端到储藏室里。这时候,我们家里的储藏室几乎成了一个副食品店,各种吃食摆的满满当当,酥锅、烧锅、猪蹄冻、春卷、八宝饭、炸肉、炸绿豆丸子、炒里脊丝还有各种炒咸菜等等,等等,大大小小有一、二十个盆子,每当我们要到储藏室去取食物时,得先问问爸爸东西放在哪个盆子里,否则的话,不是一时半会能找到的。

    在大人忙年的时候,孩子们也在忙年。女孩子忙年是忙着比衣服。那时侯学校放了寒假,不象现在这样,还要天天去这个班学习奥数,那个班的补习英语,什么学琴练字统统没有,课外书籍也几乎没有,电视、vcd、mp3更是不知何物,所以女孩子唯一可以攀比的就是过年穿的衣服。几个投脾气的小姐妹今天到你家,看看你的新衣服,明天到她家,看看她的新鞋子,反正就是两个字“显摆”显摆完了,议论完了,再将衣服小心的脱下来,仔细叠好放到箱子里。衣服好看的就眉飞色舞,衣服不好看的则愁眉苦脸,不管衣服好看也罢不好看也罢,总比没有新衣服强。

    在女孩子忙着比衣服的时候,我们男孩子也没有闲着,此时我们是在比鞭炮的数量。在博山工商联礼堂的那条街上,是一个固定的鞭炮市场,从小年一直持续到年三十的中午。那里是我们男孩子最向往的地方,买鞭炮的人们在道路的两边摆开架势,站在装鞭炮的地排车子上,手里拿着自制的鞭炮,高声吆喝着,相互比试着,让前来买鞭炮的人们听听谁家的鞭炮最响。市场上的鞭炮是此起彼伏,震声欲隆,络绎不绝,鞭炮市场的路上,就像是下了一场无颜六色的雪花一样,铺了厚厚的一层,脚踩上去都有一种很松软的感觉。我们在鞭炮市场的每一个摊位前来回穿梭,听听这家,看看那家,当感到确实有一种鞭炮能满足自己的时候,就使劲的挤到买鞭炮的地排车子前面,把手里已经攥出汗的几毛钱递给老板,然后依依不舍的离开鞭炮市场。把鞭炮拿回家以后,将鞭炮一个一个的拆下来,清点一下鞭炮的总个数,最后把它们放到一个鞋盒子里,再小心的放到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如果感觉自己的鞭炮数量很多,就在小朋友面前大声吹嘘,如果自己的鞭炮个数比较少,就会在别人显摆的时候说,我爸爸明天就给我买1000头的“大红炮”那时侯的鞭炮不是想放就放,必须等到年除夕的晚上和年初一的清晨,早放完了,到时候,就只有听的份了。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心疼的出去放一个,过一过瘾。在睡觉的时候,就想快点过年,快点过年。那时候的最大愿望,就是在以后自己能挣钱了,要把所有的钱都买成鞭炮。

    从小年这一天开始,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忙碌着,盼望着春节快一点到来,一年了,我们老百姓也真的应该轻松快乐一下了。

    二、过年

    在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有一句唱词“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在我的孩提时代,对过年的盼望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过年把鞭炮放”天天看月份牌,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就把过年以前的几天全部撕去,望着“春节”那两个字呆呆的出神。

    除夕终于在我们焦急的盼望中来到了。中午以后,在大人们为准备年夜饭忙活的时候,我就趴在床上一遍一遍的开始数我的鞭炮,有好多鞭炮在我多次的“抚摸”下,芯子都掉了。鞭炮数完以后,就把装鞭炮的鞋盒子放到“暖气包”的一边,对鞭炮进行烘干,目的是为了提高鞭炮的“爆炸率”当把这一切重要的工作干完以后,就跑到邻居家里,进一步探询其他小朋友的鞭炮品种和数量。

    除夕的夜晚来临了,我娘又把院子里的旮旯清扫一边,再到厨房把灶王爷请回来。请灶王爷就是恭恭敬敬的将灶王爷的画像张贴在灶台的上方,再对着灶王爷讲一些感谢的话,让灶王爷保佑我们在来年能顿顿吃饱吃好等等。我爸爸在我娘请灶王爷的时候,就在厨房和储藏室之间来回穿梭,将做年夜饭的主副料拿到厨房,开始做年夜饭,这时,我们几个孩子就围在爸爸的身边,不时的从已经做的菜里面偷吃一点平时向往吃到的东西。

    天色完全黑下来以后,爸爸的年夜饭也做好了,大大小小有一、二十个盘子,摆了满满的一方桌,我们看着满桌可口的饭菜,都规规矩矩的围坐在桌子旁,手里拿起筷子,等待开饭的命令。这时,爸爸就命令我们将我奶奶请来,于是,我们几个姐弟中就有一个飞快的跑到奶奶的屋里,把奶奶叫来,在奶奶来的时候,爸爸就把院子里的电灯全部打开,灯泡已经换成了瓦数比较大的那一种,院子里顿时亮堂堂的。

    当奶奶坐定以后,爸爸把酒给奶奶斟满,然后再给他自己倒满,于是,就在一声声“奶奶,过年好”“爸爸,过年好”“娘,过年好”的问候中,挥舞起手里的筷子、勺子,往自己的嘴里夹着、挖着梦中渴望吃到的食物。

    风卷残云过后,姐姐们都悄悄离开饭桌,去摆弄她们的新衣服,而和哥哥就开始在院子里放鞭炮,奶奶、爸爸和娘依然坐在桌子旁,一边吃饭,一边说话,看到我们孩子们一个个高兴的样子,他们的眼睛里都流淌出一种满足的目光。

    这种满足的目光,至今依然凝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每在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就会想到爸爸和娘的那种目光,现在回想起来,是那样的温馨和甜蜜,同时在我的内心深出也伴有许许多多的辛酸。

    是啊,今天的人们对年夜饭的认识就是一顿极其普通的饭菜,也可能在自己家里做的年夜饭还不如平时在饭店吃得可口,可是,在以前那个清贫的年代,作为一个家庭来说,做父母的能在一年里给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服,并且一家人在除夕的晚上围坐在一起,吃一些平时难以吃到的东西,就是一件很知足的事情了。

    吃完年夜饭,我就和邻居的几个小朋友开始放鞭炮。将拆散的鞭炮装在口袋,手里拿一块朽木或者是拿一根钢丝绳的芯子,在炉子上点燃以后,开始进行鞭炮比赛,你放一个“满地红”我放一个“雷爆仗”你点一个“麦秸烃”我点一个“两响”在胡同的这一头放完了,再跑到胡同的另一头燃放。有时,看到邻居家有女孩子出来,就悄悄的点一个“烟卷”藏到黑暗出躲起来,当听到在“烟卷”爆炸的时候,女孩子惊恐的尖叫,我们就在黑暗处偷偷的窃笑。

    有的孩子在放鞭炮的时候,没有“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意识,早早的就把鞭炮放完了,又不甘心看着其他孩子在放,于是,就拿着手电筒在地上四处搜寻没有燃响的鞭炮,将它们一个个掰断,把里面的火药倒在一个子弹客里,再塞上一点泥土,插上一根鞭炮芯子,照样可以解馋,实在不行,就在已经掰断的鞭炮里面塞一根芯子,点燃后,看烟花,直到“弹尽粮绝”才慢吞吞的回家。

    那时侯过年,既没有电视,更没有春节晚会,放完鞭炮以后,就在家里开始“守岁”一开始,我娘就催促我们去睡觉,我们都说“不困、不困”可不长时间,上下眼皮就开始接吻,当我们在睡梦中混混沌沌被娘唤醒的时候,已经是初一的凌晨了,床边摆着崭新的衣服,床下放着一双崭新的棉鞋。

    我们知道,吃完新年的第一顿水饺以后,就要开始给长辈、邻居、老师和同学们拜年了。

    三、拜年

    过去拜年和现在拜年有着很大的差距。现在人们拜年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登门拜年,打电话拜年,发信息拜年,发email拜年等等,而过去拜年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登门拜年。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因此,首先应该给邻居家的爷爷奶奶们拜年。在平时我们在胡同里胡打胡闹,见到大人们都能有礼貌的称呼“爷爷、奶奶、李叔、田婶”什么的,可是在拜年的时候,比平时就更规矩了,甚至还有一些忸怩和勉偏,大人们看到我们的样子,总是和蔼的抚摸着我们的头,亲切的说,你看看这孩子,是长大了,并随手把摆放在桌子上的糖果抓起一把,塞到我们的口袋里。从这一家出来,接着到另一家,在我们胡同里给大人们拜完年,口袋里的糖果就会塞的满满的。那时候的糖果就是寥寥几种,有水果糖、酥心糖、橡皮糖,所不同的就是糖果的包装纸有一些区别罢了。那时侯的衣服口袋一般有两个,而且比较小,如果有现在比较时尚的休闲服,我想光过年拜年得到的糖果,就能使我们慢慢的享用一段时间了。

    给邻居的长辈们拜完年以后,天就渐渐亮了,于是就按在放假时和同学之间的约定,到某一个同学家里集合,准备去给老师拜年。在这期间,同学们就相互询问除夕晚上睡觉的时间,有的说是晚上十点睡的觉,有的说是十一点,也有的说“很晚”那时候除夕的晚上除了吃年夜饭、放鞭炮以外,真是太单调了,再说对盼过年的兴奋劲已经过去了,忙年忙得有点疲倦了,新衣服有了,年夜饭吃了,鞭炮放了,作为以“吃、穿、玩”为中心的孩子们来说,也就很知足了。

    同学们集合起来以后,就开始望老师家走,我们一边走,一边放剩余的鞭炮,一路上嘻嘻哈哈很是热闹。来到老师的家门口,同学们你推我搡,都不愿意第一个进老师的家门,其实老师已经知道她的学生们来给她拜年了,就高兴的从屋里出来,给我们开门,我们就七嘴八舌的说“老师,过年好”然后“呼啦”的一声来到老师的屋里,老师的家里还有一些高年级的同学,见到我们来了,就礼貌的告辞。我们拘束的挤坐在一起,老师就给我们分糖果,有时还把糖纸剥了,塞到我们的嘴里。

    在春节这一天,我们一般都不是太害怕老师,老师也不象在讲台上那样威严,在老师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母爱、一种慈祥、一种在平日里很难见到的宽慰。那时,我曾经想:要是我老师的脸上天天有这样舒心的笑容该有多好。

    如今对过年,人们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去市场上采购那么多的食品,也不会为孩子能不能有一身新衣服发愁,因为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较起来,天天都是过年。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赤脚老农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赤脚老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赤脚老农并收藏赤脚老农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