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陈泓文集 > 庄严国土莲是我心

庄严国土莲是我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陈泓文集最新章节!

    上佛教文化研究一课,如同雨后清凉的感觉,静静地,你似乎可以听到心在呼吸。在这庄严的国土,一朵祥和的白莲花徐徐开于我心。

    这一门课,启我深思。思绪越过高山大海,想要寻找它的终点,袅袅的余音是归人前行的足迹。实则一切只在心上。

    何为心呢?心在何方呢?心,它不等同于心脏,不等同于大脑。心,它是人的意识,是形而上的,能含万物,虚空为上。心量广大,能含虚空。虚空,方可容纳万物。虚空是自由,是自信,是信任。宇宙在我心中,是一种气魄与胸怀。“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

    我们说,要安心。可是你找得到你的心吗?心找不到,又如何安呢?心即是物,物即是心。两者是融为一体的。“把酒问树树点头。”树人不分。华枝婆娑,树在动,如人点头。但点头之意更是人所赋予的。树即是人,人即是树。易安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比”即区分了人与菊花,是分别智,它不是浑成的。易安将主客二体截然分离,是痛苦的源头。

    “下雨天,你听雨。雨声落在世界哪里?落在你心上吗?如果落在心上,又在心的哪里?你是否能够给这雨天以音乐的美?”

    君一席话,触动了我。

    我欲予生命以美,抒写生命之美,将美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以诗,以画,以歌以美。

    心又何必去找呢?它本来在那,在虚空中。一任天然。

    可是,心仍旧是要安的。不管它在不在,不管它在哪里。这不是荒诞,而是向善。向善,产生一种力。安心,是信仰。怀着希望,怀着祥瑞,怀着美好。心安是家。启示我们回归到心上,而不是向外求。

    心之不安,是因为贪。贪财、色、名、利、声种种外物。色、受、想、行、识,不一而足。贪,是因为缺乏,因为不满足,它是先前种下的种子,现在萌芽。如何是处?有人一味地索取以弥补。有人将其转化,而不仅仅限于个人安乐。谭嗣同学佛晚,但佛心大开,欲救民于水火中,以死唤醒民众。毛泽东深得佛之大道,以大气魄改造乾坤。

    我感性,贪感觉,对大自然的感觉,被爱的感觉二十多年来,多少颠倒梦想?感到爱的缺乏,索取爱,对父母,对兄弟,对恋人我一度忘记了去给予。自我意识迟迟觉醒,就如沉睡已久的雪国。当我在冬天看到那依稀的青光时,我要去寻找整个春天。雪化了,就是春天。其实所要化的无非是我的心。

    人的一切,与心有关。开心、爱心、伤心、清净心、佛心、平常心关于风动幡动,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是以客观存在为根本,而是将此反观到心上。心动乃是本源。心之动,有其客观投射物,那就是风,是幡。风与幡之动,给心动提供了一个契机。

    心的回归,是自省的结果,是自我觉悟之象。就如“望南看北斗”北斗本在北,向南如何可看到?但是向南,你一转头即是北,回头即是。它不在外物,而在心上。

    心如明镜,清澈,明了。但明镜这一意象也冰冷、孤独、隔阂。它是本来面目吗?你的心很大很大,大到整个宇宙,宇宙就这一面明镜吗?它孤独吗?“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比喻义,明镜照亮世界。就如“以指为月”并不是要你只看着手指,而是要去“忘指望月”以会心一笑。孤独是常态。若眼光不远大,亦容易滞留于手指。孤独引人沉思,凝神专注。过度的孤独则是心上的魔。当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有所求。

    “心是唯一的,和谁对话?上帝是唯一的,和谁对话?上帝是孤独的,超孤独,和谁对话?”

    心之唯一,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心之孤独,有小孤独与大孤独之分。小孤独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情天恨海中、恩怨得失中,大孤独乃是先行者所特别敏锐感受到的,四顾茫茫,谁与我行?在这个理想稀缺的时代,孤独更甚。不要轻易嘲笑一种理想,世界很大。一颗不同凡响的心,当有另一颗不同凡响的心与之相应。不同凡响并不是一味刚强,亦有水之至柔,刚柔相济,方可相生。

    伯牙痛失子期,破琴绝弦,高山流水从此绝。

    其实伯牙为何不可以其琴声,去感染更多的知音呢?

    有人投身于社会改造中,如李世民,如谭嗣同,如鲁迅,如毛泽东。万古长天,一朝风月,何为孤独呢?但孤独仍旧清明,源自于孤独本身,源自求索者,源自鲜见回应。源自心。

    有人在艺术创作中,赋予生命以审美的意义,以艺术的形式将孤独转化为美,如王维的诗、八大的画、李叔同的骊歌

    孤独并不妨碍我们的自信。人要有充分的自信,这尤其重要,自信生命的独特性,自信生命潜能开创的实现。自信树立,方为人。自信,生命方如朝阳喷薄而出,未来才美丽。自信,才无畏去追求理想。无理想之人,一不经意就滑向随波逐流。我拒绝。拒绝平庸。我决不随波逐浪!

    文、画、书、琴以艺术的创作给生命以芬芳之美,给世间流转的因缘。吾愿如是!

    艺术创作要有开放之心,济世之志。艺术创作是审美的,审美我们强调无功利性。中国文化的濡染下,儒、道、佛三个向度给了我们多元化的选择空间。一般而言,中国知识分子,多为早年崇儒,穷则向道,晚年出入佛门。只是某个阶段某种思想居主流而已,实则它们是相互渗透的。经世致用,如儒家;逍遥自在,如道家;清净随缘,如佛。它们并不矛盾。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儒家作为本体,关切现实人生,有所为,独立、成熟、富有责任、坚毅、反思,以道教与佛教来圆润。

    死生事大。老年学佛,可了“死”青年更需学佛,以了“生”青春的年华宝贵,青年又是迷茫期,这时候若学佛,有所悟,发慈悲心,树大志向,不枉此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迷茫与辉煌之间,是长长的求索之路。其实只要你是坚持的,那么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辉煌。

    人生路上,爱是主题。但爱是什么?佛没有直接回答。爱是心的默契,爱是相互承担。相濡以沫是一种爱,相忘于江湖亦是爱。相濡以沫是非常时期的爱,但不是常态,久了就成了压力。两条鱼遨游于大海,相忘于江湖,是精神的爱。灵与肉是合而为一的,爱亦应是完整的。岁月洗去了铅华,留下了淡雅平常之美。和风中,和你一起沐浴晨光。

    “如花朵般给人欢喜。如山水般给人欣赏。如桥梁般供人沟通。如树荫般让人乘凉。如甘泉般解人饥渴。”花朵与山水具有审美性。桥梁、树荫、甘泉具有利他性。如果能将两性之爱升华到慈悲的大爱,那么福常相随也。

    不管未来是否绚烂如虹,不管脚下的路通达与否,我当有一颗不同凡响的心。在这庄严的国土,盛开莲花的芬芳。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陈泓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陈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泓并收藏陈泓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