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城市乡村猫文集 > 夜深闻私语

夜深闻私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城市乡村猫文集最新章节!

    “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盘。”张爱玲曾经引了这两句诗写她的私语,扯出一系列的心腹话来,说是“装模作样”说出“郑重的秘密”我不预备怎样的庄重谨严,当是睡梦之间似醒非睡之时,有意无意地絮叨出瘦瘦的一束私语来吧。

    一、z镇

    我的家乡是一个足够细巧的江南小镇。一般的中国政区图上,很难有它可以识见的标志,除非是那种密密麻麻详尽得十分了得的地图,才有可能惊鸿一瞥似的一窥它的印记。它叫做z镇——不怎样花里胡哨,是有一股子菜泡饭的俗气与柴烟味的。

    z镇能够比较容易地深入到人们记忆里的,恐怕只有两处地方。一座规模并不庞大的凤凰山,一条泛泛而流的姚江。凤凰山,后来知道h城也有——就停在西湖的边上——譬如西湖,h城有,扬州也有;只是扬州的好像规模上小了一些,叫做瘦西湖,又说是“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姚江倒没有再听说有第二条,七千年的河姆渡文明是它闪亮的骄傲;也正因了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河姆渡人头上生出黄晕晕的光环来,硬生生地从z镇分了出去,独自成了一个镇。于是z镇,河姆渡镇,再一个z镇南面的s镇“鼎足之形成矣”

    我十九岁之前的日子都是在z镇度过的。我对z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与冲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z镇始终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故乡。这一点上,我倒不如周作人先生的风范,他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我宁可受人的鄙夷,也不愿在别处再认个故乡来。现在在h城,对这个城市丝毫没有多少感情。这样大规模的城市,我却依然想着某一天回到我的小小的z镇去,过我“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日子。我并不喜欢城市生活,也许尼采在查拉图斯如是说里的话可以代表我的意志“城市里是不良于生活的在那里,肉欲者太多;跌在一个谋杀者的手里,不是比跌在一个肉欲的妇人的梦里好吗?”

    二、童年

    我的童年并不生动。我的童年是闭塞的童年。别的一大帮孩子满山跑来跑去或者赤裸着身子玩水嬉皮的时候,我只是守在家里把有限的几把椅子拖来拖去,当我童年廉价又硕大无朋的玩具。也因为磨坏了椅背而遭母亲的呵斥,甚至是细细的竹枝的鞭挞。童年的记忆里,母亲心浮气躁,也是极其絮絮叨叨的。然而她的唠叨也只是全盘给我和父亲,面对别人家的无理取闹她是软弱的。我记得某次和邻居家闹矛盾,邻居家的那个女人在门前跳来跳去破口大骂,她只是在家里哭,也不出声,是暗暗的,像蕴积了很久的力量,却没有爆发。几年以后,那个恬不知耻的女人,一脸坏笑地踏进我家的门,母亲似乎并没有仇恨。她总是忘记别人给的仇怨,以为别人的笑意里藏的永远是善意;她是并不知道还有笑里藏刀的说法。再过几年,那女人果然又在我们家的门前跳来跳去,吐出恶毒的流言来了。

    我并不像我的母亲,她只是记恩。我是会记仇的,谁谁的好意坏处我都一清二楚。我记仇但我并不报仇。许多年以来,我对那个似乎有悔意的跳来跳去的女人始终不加理会,但我也并不会放什么流言去中伤她或者她的家人。我只是记得她的坏处,她的流言蜚语,记得而已,并不还手——或者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这也是软弱吧。羸弱者大概就这么就记在心头,不表露出来的。我的父亲那时候常常去外地或者干别的什么,两三个月回来一次。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以为父亲所做的都是轻轻松松的。现在想起来,每每是掉眼泪的心酸——直到生命死去才肯休止的生活,永远是沉重的,始终要扛着,一个不留神,就要有粉身碎骨的打击。父亲只上过小学,写一手不错的字,记一笔流利的帐本;也能断断续续给我讲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我童年里财富,可是经了许久的岁月销蚀,已经越来越恍惚了,连大概都没有了。我的童年就这样在母亲的唠叨和眼泪里,在父亲的童话和来来回回里,晃晃悠悠地走失了。

    三、小学

    我的学习生涯是从八岁开始的。因为生日没有跑到九月一日的前面,七零八落地旁听了一年,然后才开始我的小学一年级。老师姓张,现在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同一个小镇上,还能时时遇见;她已经老了,安详地过着晚年,孙子也十几岁了。她教了我三年。三年之间,也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掉眼泪或者喜笑颜开的事情。记忆里,只是那么一个破破的会堂,许多灰黑的柱子,地面是有坑的,下雨的时候会漏进雨水。现在已经一半倒塌了,一半修缮了堆着发霉的带有时代气息的破烂。三年里最难忘的是看过一次录像,武打片,霍嘿霍嘿叫个不停,里面有叫做“鹰抓天菩萨”的招式;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以把这一招记得这么准,大概小时候总是对这些东西念念不忘的,一念念到了现在,忘也忘不了了。

    读三年级就去那时候的乡里的学校。三年级到六年级,换了四个班主任老师。可是无论是谁,我都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只是因为多年不见,容颜已经有些忘记了。三年级的时候是任卫君老师,大约并没有现在所说的文凭,据说是代课的。后来结婚生子去了另外的小镇再没有回来。再一个是王家强老师,教数学的,过一年就调走了。五年级的时候是王春舜老师,对他的印象颇深,写一手行云流水的书法,画一手好画,还能写古诗;喜欢喝酒,总是醉沉沉的,周末骑一辆高大的自行车来回在两个小镇之间。李玲娣老师是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很凌厉的眼神,滔滔的口才。我小学毕业之后,在小镇的医院里遇见过她,那时候,我因为莫名而来的伤病,天天去医院挂葡萄糖水。也是在那时侯,我学会了自己把针头拔掉,然后一手按着另一只手的针口,屁颠屁颠地去赶下一堂课。这已经是初中时代的事情了,暂且不提吧。那时候的李老师大概已经成了另外一个学校的校长,因为是偶遇,彼此也赶着时间,没有长谈。然而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后来她又调了学校,不知去向。

    四、初中

    那时候的初中有快慢班之分,我心满意足地考进了快班里,父亲和母亲也心满意足。可是为着这样的心满意足,也交了三年的所谓快班费,一年六百。初二时学校居然又弄出什么借款的伎俩,每个人两百块;说是毕业时候连本带息归还,结果成了给“母校的留念”总之那个初中是想了许多计策来骗我们的钱。这被骗取里我们也有那么一份识破的清明,只是不愿意或者不敢说出来罢了。不说这些了吧。说着便觉着太俗了,多久的事情了,还耿耿于怀的。过去的,就当什么都是可爱的吧,可爱的玩笑,可爱的初中年代。

    班主任姓邵,教数学,三十几岁,和蔼里有严厉。照后来成绩靠后的一帮人说,是带有偏见的,对成绩好的人关怀着,对成绩差的人并不关心。其实我倒觉得,每一个老师都是公正的,他总是希望他的学生都有一片灿烂的天地,没有哪个老师和学生来怄气,怎么样的打击报复着。我的总体成绩一般都可以在班级的前十名里。最风光的一次好像是全校的第六名,在台上搬着奖状照了相不说,还发了十块钱的奖学金。期间有大大小小学校或者市里的竞赛,总是没有长进,不过是得过自然科学的三等奖,还是在学校里的。就这样等待着六月里的中考了,等着考进一所重点中学,继续学习下去。可是某一天便出现了莫名的伤病来了,也不道什么,反正照医院的说法,是要住院了。然而此时此刻中考就要到来了,只好每天在医院和学校之间跑来跑去。九八年七月,我没有考上我理想的重点中学,去了镇上的s中学开始我的高中生涯。在这个初中里,我把十六岁以前的日子全部埋没了。十七岁不是什么的延续,而是一片重新开始的区域。在凤凰山下,我在三年的等待之后,还要等待三年,才可以淋漓地飞。

    五、高中

    在s中学的三年里,我始终在一位好老师的关怀里成长,他就是我一直试图在日后报答的徐光辉老师。我进去那个中学,他也刚从宁波大学分配下来。他教物理,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理性的计算来计算去的东西,可是因为他的循循善诱也一直没有落下。高二文理分班读了理科,把历史社会地理的一概文科类东西统统抛掉了。其实那时候我还是文科好些,然而读理科是大潮流,我有的是从众心理,况且徐老师带的就是理科班。高二教我们语文的是汪卫兵老师,因为我后来写的文章极得他的赞赏,我抱定了写文章的想法。也终于发表了几篇,得了一两百的稿费。从邮局里取了钱出来,晃悠在街上,再没有这样的志得意满了。现在徐光辉老师已经调往市区的私立学校,紧跟着汪卫兵老师也去了。给他们写过几封信,后来不写了。只在教师节的时候寄一张卡片给他们。我想,说报答的话,必须是有了事业的,空口无凭。

    s中学我认识了阿本,老猫,阿柴,老童,良江等同学,日后成为难得的朋友。什么都烟飞烟灭了,只有那几个老师和那么许多的朋友还一直存留着。除了老童因为失落于同济大学,进了南京邮电学院,其余的四个都和我一样,寄居在杭州。好好坏坏的大学,也不知道到底谁能在这个城市起飞,或者只有等待。唯有等待是不朽的。

    六、大学

    在接到t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丝毫没有兴奋。我读中文系的理想明明白白地破灭了,其实在文理分班的时候早已经破灭——只是填报志愿时才知道理科并没有读汉语言文学的可能。我现在的专业叫做旅游管理,大约日后是去旅行社或者四星五星的宾馆工作。然而即便让我如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没有读中文系的遗憾。在高中有限的日记里,念叨最多的就是中文系。日日夜夜的絮叨,最后却不得不面对破碎的现实。

    现在在t大里,我的同学们都忙着旅行社宾馆的讨论的时候,我只是一个人行走在学校里,做我的文学的梦。此一生没有文学,便是一生的遗憾。大一时代雄心壮志,进了某个文学社,然而看不惯其中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决然地离开。大二时期,便觉得空虚,轰轰烈烈地恋爱,只有冷冷清清的收场;文学的梦搁在看不见的角落,我再不想见着伤心,眼不见为净。然而再藏着,还是原原本本地存在着,并不会消失了。大三开始,我想去论如何都要做一些斗争,写些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成长,也许还能为将来的择业多一份选择。在n大读汉语言文学的丁口始终为我惋惜着,每见到一次,总是会说,可惜了你。但可惜又能怎么样呢?这样的时代,只能在不愿意居留的地方,做着自己心爱的事。有朋友在校报副刊的,时时把我的文章载上去。我也在努力勤勤恳恳地写作,四面八方地投稿。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就足够了。“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我且为文死不为文怨吧。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城市乡村猫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城市乡村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城市乡村猫并收藏城市乡村猫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