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第139节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第139节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我的大奶女友小瑄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迷奸传奇之美丽人妻妻子在别人身上的呻吟价值偏差的小涵小师弟他不可能是白切黑我的老师妈妈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最新章节!

    “竟是韩大人啊!那指定能行。”

    在松州这些地方,韩彻的名声简直不要太好。要知晓当初就是韩彻来到松州,改革了漕运后,他们这些运河沿岸的百姓,自此就再也不用被官府征集去做漕民。

    松州百姓如今所越发依赖的棉纺织业,也是经由韩彻大力推广种植的。

    另外还有这价钱便宜又稳定的食盐等等,谁不知晓也都是由韩彻所提议,并实施起来的改革。

    而且这次除了圩田,在土地利用这块,韩彻还实施起了更为巧妙的葑田。

    此刻,台上的老师也着重讲述了李朝时期,以松州为代表所盛行的圩田和葑田的两种对土地实施的利用方式。

    “所谓的圩田,就是围堤铸坝,把田围在中间,把水挡在堤外面。”(3)

    “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并非李朝最先开创,但因为建筑维修这块耗费太大,一般的百姓即便知道办法,也是没能力去实施的。”

    “若是大规模的去修建,别说是古代的那些普通百姓,就是当时的李朝朝廷,在处于国库空虚的阶段,也不一定能拿得出来那么多的银钱。”

    “也就是朝廷在韩公的经济改革下,国库处于一个极为富有的阶段,才有了我们所知晓的古代劳动人民,跟自然做斗争的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创造。”

    “韩公在松州等地区所创造出来的圩田,内里开设沟渠,设涵闸……使其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水系网络。”

    “最为突出的就是洪期排洪,旱期灌溉,对水资源的一个灵活调配,如此便具有常保丰收的效果。”

    “同时,因为圩田所择选的地方水陆边缘效益明显,因此它还具有生态功能。比如周边的湖塘可养鱼,河堤和田堤可种桑……在这样的合理利用下,当地百姓收入可增数倍。”

    至于葑田,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都忍不住面露惊叹。

    因为所谓的葑田,也叫架田。

    它是一种以木缚为田坵,使其浮在水面上,可以按需移动起来的农田。(4)

    对此,很多考据党还去仔细查阅各种资料,想弄清楚这些农业知识还有超前的经济学知识,那位韩公到底是天生自己就悟出来的,还是因为在流放至安南或是柏州外放时历练出来的,又或是被人点拨教授的。

    实在是他所实施起来的这一切,太过让人震惊了。

    若说经济知识这块,还能说是悟性。可农业这块,说实话,如果没有亲身实践或是被人教授,一个前面十几年只读圣贤书的世家子弟,又是如何知晓的?

    于是越考究下去,便越是让人对韩彻曾经的经历感到好奇。

    只是这么多年的探索研究下来,依旧未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答案。但不管怎么样,都不影响在古代的那些改革家里面,韩彻绝对能占据到前列,受后世之人所钦佩敬仰。

    注1:出自《乾隆湖州府志》记载:永乐年间,棉花“遂遍于天下,其利殆百倍于丝、枲(即麻),自此而天下务蚕者日渐以少”

    注2:出自《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注3:出自《中国通史》:“圩田--又叫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

    注4:出自宋陈旉《农书》卷上:“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

    第173章

    番外——最终章

    “尚宫,今日不知怎的回事,我刚才从外城门处经过时,眼见着这就要过申时了,竟还未见关闭。”

    有小宫女凑过来小声耳语。

    若无特殊情况,皇宫日入前五刻闭城门,也就是申时三刻。

    陈大娘子其实知道的更多,今日中午时更是就发现宫中的禁军比往常多了不少,且都是一群生面孔。

    她面上却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还告诫小宫女不得再妄议,只是手里的动作却越发加快起来。

    好不容易做完手头上的事,寻了个理由快速回到自己的住处,陈大娘子赶紧招来了一不起眼的小宫女。

    从太子妃的小小女官做起,再到跟随先皇后,最后到如今掌导引中宫的尚宫。女官做了这许多年,在这宫里面,陈大娘子也总有些能信得过,关键时刻还能用得上的人手了。

    “想法子避着人,速将这封密信送至肃王府。”

    小宫女便将密信藏在佩戴着的空心簪子里,再换上陈大娘子给她准备的一身不起眼的衣裳,走的商门。

    商门也被唤做交易之门。

    是宫里内侍或宫女能与宫外人有联系的地方。

    宫里面一些见不得的交易,大多也是从这道门流出去的。

    一路有惊无险,小宫女终于顺利敲响了肃王府的后门。

    很快,有侍从进来小声汇报:“王爷、王妃!陈尚宫派人前来求见。”

    也就是陈大娘子,尚宫是她现如今的官职,为正五品。阶品算不得多高,但却是宫廷里重要的职事官。

    平日里,陈大娘子也素来是出了名的稳重妥当。像这般宫城门都已过了关闭时辰,竟还违背宫规派人匆匆出宫前来,莫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想到皇兄李彦已是病重多日,三娘和李泽连忙吩咐侍从速速将人请进侧厅。

    果然。

    宫里出事了。

    密信中的内容更是让人震惊:“宫中禁军今日午间骤然增多……前日杨妃更曾联合宦官枢密使张铎,私下密谋欲奉吴王殿下窃国……”

    吴王虽是李彦的唯一亲子,然其母出生低贱,体弱多病且性子软弱,故素来并不被李彦看重。

    李彦更是一度升起过想要立胞弟李泽为太子,然而每每提及,都被朝中一些对立党派以各种借口阻挠。

    相对比之下,吴王更被杨妃和宦官枢密使张铎等为首的利益团体所看中。毕竟这般软弱无能的人上位,远要比李泽这种有主见、有能力的来得更好掌控。

    更遑论,彼此一向来都归属不同派系。

    三娘大惊:“他们竟然敢谋逆?”

    不过,对方这么做倒也不难理解。

    虽然论实力,朝堂和地方军政,大半数都已经被肃王李泽掌握。可李彦重病多日,只能卧床。

    外朝官甚至是亲王又都是不能随意进出皇帝内宫的。

    于是自病重的这些时日以来,李彦的旨意就只能先通过杨妃,再经由张铎这等宦官传递到政事堂,交由几位重要大臣处理。

    在这样的行政运行下,自然也就给了杨妃和张铎等党派可做手脚的空间。

    所以虽然今日这一出胆大又冒险,可只要顺利成功,对方党派便抢占了先机,更是有了“名正言顺”。

    李泽表情格外凝重:“此事事关重大,不能单凭一封密信就贸然行事。”

    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位陈尚宫、陈大娘子,为何会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给他们通风报信。

    当初其父陈卓被贬谪,可是还有三娘的缘故。

    三娘开口:“缘由……我倒是知晓一些。”

    随即,简单将那些过往与李泽说了一遍。

    李泽诧异:“你是说,陈尚宫对大兄……?”

    三娘抿嘴:“起初我也只是怀疑……如今看来,大约应是真的。”

    事实上,不管是陈大娘子,亦或者是韩彻,都未曾对外透露出半分情意或不妥。

    三娘能察觉,一来是她出入宫廷的次数频繁,自然就跟陈大娘子接触的也多。

    纵使陈大娘子严守宫规,进退得当,但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是否过于友好,如他们这类人精,是不可能觉察不出来的。

    再者,韩彻又是三娘兄长,也远比旁人更多几分了解。

    这么些年,家里给韩彻相看了也不少。甚至随着韩彻的官职越来越高,也没少有下官起攀附之意,欲结两姓之好。

    然而都被韩彻拒绝了。

    只偶然间,柳氏在家中提及陈家娘子时,韩彻竟露出难得的认真神色。

    不过陈大娘子和韩彻之间到底是不是真的,也都只是三娘的猜测,眼下也更不是细究这些的时候。

    李泽一面着手加快速度准备起来,一面也派人赶紧去寻了韩彻。

    韩彻一得到报信,立刻就赶了过来。

    “宫里确实生变了。”哪怕三娘那样说了,李泽也依旧利用自己的消息渠道,在这短短时间里尽可能的做了确认。

    韩彻面沉似水:“恳请殿下即刻下令,缉拿乱党!”

    这一晚,三娘是在一阵阵的喧闹嘈杂声中紧张渡过的。

    临近天亮,方才有人匆匆赶来。

    三娘听闻后心头一跳,立即站了起来:“宫中情况如何了?”

    “王妃且放心。”来人抑制不住嘴角上翘:“殿下已平定祸乱,吴王、张铎等皆已悉数被擒。”

    至于杨妃,畏罪自杀了。

    可她死的是容易,免受了生前苦,奈何谋逆数罪之首,杨家举族上下皆跑不掉。

    等到李泽派人接三娘入宫时,李彦躺在病床上,尽管经太医院全体上下竭力救治,也已然是回光返照。

    三娘这边,在协助李泽安排人去处置了杨妃和宦臣张铎在内宫中残存的爪牙后,便召唤了陈大娘子来中宫殿内说话。

    “这一次,多亏陈尚宫及时报信。”

    “此乃臣之本份,万不敢当。”陈大娘子忙道。

    三娘笑了笑,又继续询问了她一些内宫事宜。至于韩彻和陈大娘子之间的关系,她却并未提及一字半句。

    不多时,陈家大娘子领了三娘的旨意从殿内出来。韩彻正好与三娘派去的内侍带着过来,二人在殿门外相遇。

    “韩大人。”陈家大娘子见礼。

    “陈尚宫。”韩彻回礼。

    于是这一日,柳氏急急忙忙进宫,来询问起三娘此事。

    “可是二兄愿意主动说了?”三娘笑着问。

    “你竟知晓?怎的也和你二兄一起,之前竟半分不露!”柳氏不禁埋怨道。

    若说这些年来,为着韩彻的婚事,柳氏可谓是急得不行。甚至都想着,甭管韩彻想娶谁,她都没有不愿意的了。

    这次竟没想,韩彻会与陈家大娘子相互有意。

    “可喜欢?”三娘又问她。

本站推荐:不甘寂寞的妈妈骇客伶姨与狐说 (1v1 h)我的大奶女友小瑄校园里的娇软美人【NPH】迷奸传奇之美丽人妻农村熟妇真淫浪婚礼前后的淫乱乐姐姐与她的同学妻子在别人身上的呻吟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