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陈亦青文集 > 派也右过的人侧记之一

派也右过的人侧记之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陈亦青文集最新章节!

    题析:“派也右过的人”是一些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人在平反之后与一些场合调侃自己的话。笔者为何在题目引号内不写为右派分子,乃实在心头有些毛病,因为1957年至1978年,右派分子属于“地富反坏右”五类之一,其时是中国社会普遍憎恶的衰人。若题目直写为“右派分子”至今兴许有些人看了怀疑笔者患神经病,还想写点什么来赞许衰人,而不屑看本文。而至于右派分子到底是怎样的人,或许我将从侧面勾划的若干名右派分子的形象,大家可能就会了解。本文先写我所认知的第一位——杨方笙先生。

    我第一次听“杨方笙”这个名字应该是1980年。那次我在路上遇见我邻居阿叔,他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他见我时神采异常兴奋,激动地说:“‘小毛泽东’杨方笙今天来到我校视察!”我就问:“他是何许人?”阿叔说:“他是四川重庆人,22岁就毕业于武汉大学。在校及毕业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上了国民党的黒名单。在组织的安排下,潜至香港,后又辗转来到潮汕。1949年,他24岁就担任揭阳河婆中学校长。1950年任金山中学副校长。”

    金山中学是粤东鼎鼎大名的学校,我兴奋地插话问阿叔:“你是否认识他?”阿叔说:“岂止认识。当时金中名气虽大,还欠党组织的指导。委派杨方笙任副校长,其实是任他为党代表。杨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口才一流,号召力极强。在千把人的学生大会,他不带讲稿,演讲两三个小时,下面鸦雀无声,秩序井然,因而当时被号为“小毛泽东”他第二个特点是学识渊博,课教得特别好。他在金中讲课时,经常有异校、异班的的学生去教室旁偷听他讲课。”阿叔又像回味一样说:“1953年我在‘韩师’读师范时,金中是我校隔壁,我就常常跑去偷听他讲课。还知道他喜欢喝潮汕工夫茶,夜间跑到他宿舍做他的童子,为他扇火炭炉烹功夫茶,听他讲文学,讲革命,讲历史。1954年他奉命创办潮安高级中学,1957年被划为右派。”

    我说:“难怪你如此激动地跟我说。”叔又说:“他是一个亮节高义的人。他被打成右派沉寂受苦22年,去年才平反,今天遇见我你知道他说些什么?他说,我们这个国家肯定会好起来,党的政策,也会越来越优越,邓小平出来,中央领导思想解放,人民会越来越好。”阿叔文革时也受到歧视和打击,因而对政府有过不满的情绪,他引述杨先生的话,意在赞许杨先生蒙冤受屈,还无怨无悔,还对党和国家充满信心,所以自己也应充满信心地工作。

    真的,翻阅杨先生的大量著述,绝对没有一句他发泄被打为右派而不满的话。

    1981年8月,我被录取就读汕头市师范学校。那时候,教师还未受到社会的尊重,师范生当然也不受重视。当时,我上中学时的一位老师对我说:“算了吧。不过,你去汕头师范读书,刚好现在是杨方笙任校长,也许对你的人生有得益。他的课讲得太好了,我当年读金中时,就和许多同学一样,经常去偷听他的课。”

    记得我在汕头师范第一次听杨校长演讲时,千把名学生在教学楼前灰埕席地盘腿而坐,杨校长讲话长达2个小时,会场秩序肃然,所有学生翘首聆听。现在我还记得他讲的内容有两个部分:一是阐释“师范”一词并展开其意义及至如何作一名师范生,二是关于学校的纪律、规矩。后来我总结他讲话的魅力在于演讲条理清楚,语感亲切明晰,没有一丝一毫的套话、赘话,这与当时听惯文革时期某些干部会议讲话时废话、赘话、胡言通篇来说,成了强烈的反差。

    后来,我听过他三次在全体学生会上的讲话,照样地秩序井然,台下没有一点儿交头接耳。当年我还对他的演讲做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他即使学识渊博,每次演讲也必须花长时间的准备。后来我看过西方演讲法书籍,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1986年至今,我一直在学校里都任头儿,我几乎全面学习杨校长的演讲风格,不管是全校学生会议,还是年级学生会议,我都是花时间认真准备,达到每次会议的讲话,会场上所有学生秩序肃然、翘首聆听的效果。这是杨校长这位大师给我的示范,也是他给我人生的最大教益。

    我在师范读书期间,每周应该写周记。有一段时间我将读鲁迅的杂文、小说后写成的读书笔记写周记之中,班主任就将我这些周记拿给杨校长看,据班主任说,他看后郑重地说:此学生对鲁迅作品很有研究,你们老师要跟学生讲,鲁迅的作品很有思想深度,师范生要多读鲁迅作品,作有思想深度的人。后来班主任在班里转述他的话,并说杨校长是研究鲁迅的专家,也是省内有名的红学家。

    当时,我们常常看见下午五六点时杨校长读三年级的女儿在师范附小放学后来找他,然后爸爸拉着女儿的手一起回家。那时他已经五十六七岁,这对父女被人看起来就像是爷孙。我们曾问过老师,为何杨校长的女儿这样小?老师说:“听说他1957年被打为右派后婚姻有过坎坷,但他对教师极其关心,经常过问教师的疾苦,却从不言及自己戴黑帽期间的苦衷。作为教师,我们最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会致戴黑帽?象他这样很早就革命、高品质、高才能的人,若不耽误22年,此时至少是个省级领导,可他从不发牢骚,从不怨国家。”

    1983年末,听说杨校长调任汕头市教育局局长。我工作后不久,又听说他任汕头教育学院院长,1987年退休,时年62岁。

    潮汕人爱杨先生,杨先生更爱潮汕人。退休之后,杨先生转入人生第二战场——文化研究工作,主要是潮汕文化研究。八十年代末至今年,我们时常看到杨先生上镜,或于潮汕风与主持人探讨潮汕茶文化、潮汕竹枝词、潮汕灯谜、潮汕美食,或因主持文化活动而上汕头新闻。先生极勤笔耕,撰写、发表过的文化论文、文艺评论、杂文随笔、古典诗词数百篇,都与潮汕密切相关,后来汇集成文集品潮探海,此书体现了先生与潮汕的浓浓情结。

    潮汕地区,人文底蕴深厚,更有千万潮人侨居东南亚诸国和欧美诸国,构成了大潮汕,研究潮汕历史文化势在必行。近些年,潮汕地区成立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起,这个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居然是已达80岁的非潮汕籍人士的杨方笙先生。先生在此职期间,主持编撰若干部“潮学”研究专著。2009年以来,先生将伙同理事们,竭力抢救潮汕重要历史文献。

    对他来说,潮汕是一片热土。写至此,我忽然想到“右派”会不会就是被派驻异地就深爱该地的人?

    本文至此即将停笔,偶翻桌上2009年第4期汕头教育,其中有杨先生写的解放初的金中经历,文首刊登他一帧照片,仍然是开阔光亮的前额,仍然是微笑眯眯的眼神,仍然是从容淡定的神态。我看着,耳边不觉回响着著名男高音戴玉强唱的你是这样的人的一句句歌词。

    写于2009年12月19日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陈亦青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陈亦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亦青并收藏陈亦青文集最新章节